恐艾症即艾滋病恐惧症,通常可以通过心理治疗、药物治疗、日常调整、定期检测以及健康教育等方式应对。该病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,患者常对感染HIV存在过度担忧,需及时干预。
1、心理治疗
认知行为疗法是常用手段,帮助患者识别和纠正错误认知,逐步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。暴露疗法也可用于降低对相关刺激的敏感度,需在专业心理医师指导下进行。
2、药物治疗
若伴随严重焦虑或抑郁,可遵医嘱使用抗焦虑药物如阿普唑仑片,抗抑郁药物如盐酸舍曲林片、盐酸帕罗西汀片等。药物需严格按疗程服用,不可自行增减剂量。
3、日常调整
建议通过运动、冥想等方式转移注意力,规律作息能改善神经功能。加入互助小组分享经历,可获得情感支持,缓解孤立感。
4、定期检测
在专业机构进行HIV抗体检测,通过科学依据消除疑虑。但需控制检测频率,避免因反复检查强化焦虑情绪。
5、健康教育
学习艾滋病传播途径、窗口期知识,了解日常接触不会感染。疾控中心或正规医疗机构的科普资料能帮助建立正确认知。
出现持续恐惧时应及时至精神心理科就诊,避免通过网络获取片面信息加重焦虑。需注意抗焦虑药物存在依赖性,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。日常可佩戴橡胶手环在焦虑时拉扯,通过物理刺激中断恐惧思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