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毒性感冒患者可用的药物包括对症治疗药物、抗病毒药物、中成药等,需根据具体症状遵医嘱选择。常见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解热镇痛、抗病毒治疗、缓解鼻塞咳嗽、营养支持以及静脉补液等。
1、解热镇痛药物
病毒性感冒若伴有发热或头痛症状,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、布洛芬缓释胶囊、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起到退热、缓解肌肉酸痛的作用,但需注意避免与其他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叠加使用。
2、抗病毒药物
对于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,发病48小时内可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、玛巴洛沙韦片、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。这类药物能阻断病毒复制,但普通病毒性感冒通常不需要特殊抗病毒治疗,用药需经医生评估。
3、中成药治疗
连花清瘟胶囊、抗病毒口服液、板蓝根颗粒等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功效,可缓解咽痛、咳嗽等症状。使用时应辨证施治,避免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,脾胃虚寒者慎用。
4、辅助治疗药物
针对鼻塞可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用喷雾剂,咳嗽剧烈时可选用右美沙芬片,痰液粘稠者可配合氨溴索口服溶液。复合维生素B片、维生素C泡腾片等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。
5、静脉补液治疗
对于持续高热不退、存在脱水风险的患者,需及时就医进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、维生素C注射液等静脉输注治疗,同时监测电解质平衡。
病毒性感冒患者应注意区分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,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。用药期间需严格遵循说明书剂量,儿童应选用混悬液等儿童剂型,孕妇使用药物前必须咨询医师。若出现呼吸急促、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意识改变等症状,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