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穿孔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保守治疗、药物治疗、手术治疗等,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。患者应及时就医,避免延误治疗时机。
1、保守治疗
对于穿孔较小、腹腔感染较轻的患者,可采取禁食、胃肠减压等措施,减少胃内容物外漏。同时需静脉补充营养及电解质,维持机体代谢需求。
2、药物治疗
主要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,配合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控制感染。对于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,需联合阿莫西林、克拉霉素进行根治治疗。
3、穿孔修补术
适用于大多数急性胃穿孔患者,通过开腹或腹腔镜手术缝合穿孔部位。术中需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,术后需留置腹腔引流管5-7天。
4、胃大部切除术
针对癌性穿孔、巨大穿孔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病例,需切除部分胃组织。该术式能有效防止复发,但术后可能出现倾倒综合征等并发症。
5、并发症处理
对于继发腹膜炎患者需加强抗感染治疗,出现感染性休克时需进行液体复苏。术后吻合口瘘需再次手术修补,肠粘连可尝试腹腔灌注疗法。
建议患者发病后立即禁食禁水,采取左侧卧位防止胃酸扩散。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,术后逐步从流质饮食过渡到正常饮食。定期复查胃镜监测愈合情况,注意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胃黏膜的药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