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管炎早期症状通常包括皮肤症状、发热、关节疼痛、神经系统症状以及消化系统症状等。由于血管炎可能累及全身多个器官,具体表现因受累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。
1、皮肤症状
早期患者常出现皮肤红斑、紫癜或网状青斑。这是由于小血管炎症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,红细胞外渗至皮下组织所致。四肢、躯干等部位可能出现按压不褪色的出血点,严重时可形成溃疡。
2、发热
约60%患者会出现持续性低热或间歇性高热,体温多在37.5-39℃之间。这种发热与炎症因子释放、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密切相关,常规退热药物效果通常不明显。
3、关节疼痛
约50%患者早期表现为游走性关节肿痛,常见于膝关节、踝关节等大关节。炎症细胞浸润关节滑膜及周围软组织,可能伴随晨僵现象,但通常不会造成关节畸形。
4、神经系统症状
周围神经受累时可出现手脚麻木、刺痛或感觉减退。中枢神经受累可能出现头痛、视力模糊等症状,这与血管炎症导致神经组织供血不足有关。
5、消化系统症状
肠道血管受累者可能出现腹痛、恶心、便血等表现。腹腔血管炎症可能引发肠壁水肿、黏膜溃疡,严重时甚至导致肠穿孔等急腹症。
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,通过血常规、血管超声、组织活检等检查明确诊断。治疗期间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,避免抓挠皮肤病变部位,保持病变区域清洁干燥。日常应注意保暖,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,适度进行关节功能锻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