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光眼患者通常会出现视力下降、眼痛头痛、眼压升高等症状,严重时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全身反应。该疾病对视神经的损害具有渐进性,需及时识别早期症状。
1、视力下降
青光眼患者早期常出现视物模糊,尤其在暗光环境下更为明显。随着病情进展,可能出现管状视野或视野缺损,表现为只能看到中央区域而周边视野消失。这是由于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纤维层逐渐萎缩,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害。
2、眼痛头痛
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,患者会出现剧烈眼胀痛,疼痛感可能放射至同侧头部,形成偏头痛样症状。这种疼痛常伴随眼球坚硬如石,触摸时会有明显压痛感。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虹视现象,看灯光时出现彩色光晕。
3、眼压升高
病理性眼压增高是核心体征,正常眼压范围10-21mmHg,青光眼患者常超过30mmHg。长期高眼压会引起结膜充血、角膜水肿,出现眼睛发红、畏光流泪等症状。慢性青光眼可能出现晨起时眼压波动明显的特征。
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眼病,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眼压测量和眼底检查。出现突发性视力骤降、剧烈眼痛伴恶心时,需立即到眼科急诊处理。早期发现可通过药物或激光治疗控制病情,晚期可能需要行滤过手术降低眼压,定期复查视功能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