肛瘘通常不会直接发生癌变,但长期存在的慢性肛瘘可能增加局部组织恶变的风险。多数情况下,肛瘘属于良性病变,癌变概率较低,但需警惕长期炎症刺激的影响。
1、肛瘘本身癌变可能性低
肛瘘是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的感染性管道,主要症状为反复流脓、肿痛。通过规范的手术治疗如肛瘘切开术、挂线疗法等,多数患者可治愈,无需过度担忧癌变风险。术后定期复查有助于监测恢复情况。
2、长期慢性炎症可能诱发恶变
若肛瘘未及时治疗,持续10年以上的慢性炎症可能引起局部组织异常增生。研究表明,约0.1%-0.3%的慢性肛瘘可能发展为腺癌,这种情况多伴随长期流脓、肛门畸形等表现。及时进行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。
发现肛瘘应及时到肛肠专科就诊,通过肛门指诊、MRI或超声检查明确瘘管走向。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,术后保持创面清洁,避免久坐久站。若出现异常出血、肿块快速增长等情况,需立即就医排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