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鱼作为传统中药材和食材,一般具有滋阴凉血、软坚散结、补虚强体、增强免疫力以及促进术后恢复等功效和作用。其应用需结合体质特点,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使用。
1、滋阴凉血
甲鱼性味甘平,归肝经,中医认为其血肉有情之品能滋养阴液。对于阴虚火旺引起的五心烦热、夜间盗汗、舌红少苔等症状,常与生地黄、麦冬等配伍使用。现代研究发现其含有丰富胶原蛋白,可改善皮肤干燥。
2、软坚散结
甲鱼壳经炮制后称为鳖甲,是中医治疗癥瘕积聚的要药。对于甲状腺结节、乳腺增生等疾病,常与牡蛎、夏枯草等同用。其含有的角蛋白和矿物质成分可能具有调节异常细胞增生的作用。
3、补虚强体
甲鱼肉富含优质蛋白质、维生素D及锌元素,能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面色萎黄、四肢乏力。术后或产后体虚者适量食用,可帮助恢复体力。但需注意其高胆固醇含量,高脂血症患者应控制摄入量。
4、增强免疫力
甲鱼提取物中的活性多糖和必需氨基酸可促进淋巴细胞增殖,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。研究表明其能提高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,但需在医生指导下配合正规治疗。
5、促进术后恢复
甲鱼汤含有易于吸收的短链胶原肽和钙、铁等矿物质,可为手术创伤修复提供营养支持。其含有的精氨酸有助于血管生成,加速伤口愈合进程,适合外科手术后气血两虚者调理。
甲鱼作为药食同源之物,建议每周食用不超过200克。食用时避免与苋菜、薄荷等寒凉食物同食。脾胃虚寒者可能出现腹胀腹泻,湿热体质者过量食用可能加重痰湿。出现结节性疾病或术后恢复期患者,应在中医师辨证后配伍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