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中医如何治疗胃炎

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

中医治疗胃炎通常采用中药调理、针灸疗法、艾灸疗法、推拿疗法以及饮食调理等方法,需根据患者具体证型辨证施治。

1、中药调理

中医将胃炎分为脾胃虚弱、肝胃不和、饮食积滞等证型。针对脾胃虚弱,常用香砂六君子汤等方剂健脾益气;肝胃不和者可选用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;饮食积滞者可用保和丸消食导滞。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变化调整药方。

2、针灸疗法

通过刺激足三里、中脘、内关等穴位调节胃肠功能。脾胃虚寒型可加灸关元穴,肝胃郁热型常配太冲穴。每周治疗2-3次,连续4周为1疗程,能改善胃痛、胀满等症状。

3、艾灸疗法

适用于脾胃虚寒型患者,常取中脘、神阙、脾俞等穴位。隔姜灸或温针灸可温阳散寒,每次灸15-20分钟,注意防止烫伤。研究表明艾灸能促进胃黏膜修复。

4、推拿疗法

运用揉腹法配合点按足三里、脾俞等穴位,每日1次,每次20分钟。顺时针摩腹可促进胃肠蠕动,背俞穴按压能调节脏腑功能,适合慢性胃炎日常保健。

5、饮食调理

根据"药食同源"原则,脾胃虚弱者宜食小米粥、山药等健脾食物;胃阴不足者可饮用石斛麦冬茶。避免辛辣、油腻食物,规律进食,细嚼慢咽。

建议患者到正规中医医疗机构就诊,通过望闻问切明确证型后制定个性化方案。治疗期间需保持情绪稳定,注意腹部保暖,配合饮食调节。慢性胃炎患者应定期复查胃镜,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