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包括基础治疗、药物治疗、物理治疗、运动疗法以及手术治疗等,需结合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选择,建议及时就医评估。
1、基础治疗
骨质疏松患者需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,如碳酸钙、骨化三醇等,以维持骨骼健康。日常需调整饮食结构,增加奶制品、鱼类等高钙食物摄入,同时戒烟限酒,避免过量饮用咖啡或碳酸饮料。
2、药物治疗
对于中重度患者,可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、唑来膦酸等双膦酸盐类药物抑制骨吸收。此外,地舒单抗、雷洛昔芬等药物也可调节骨代谢。若存在明显骨痛,可短期使用降钙素缓解症状。
3、物理治疗
脉冲电磁场、低频脉冲超声等物理疗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促进骨形成。体外冲击波治疗有助于缓解疼痛,尤其适用于伴有压缩性骨折的患者。
4、运动疗法
规律进行快走、游泳等有氧运动,配合哑铃、弹力带等抗阻训练,每周3-5次,每次30分钟,可增强肌肉力量,改善骨骼承重能力。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骨折风险。
5、手术治疗
严重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可选择椎体成形术,通过骨水泥注入恢复椎体高度。髋部骨折需根据情况行内固定或关节置换术,术后需加强抗骨质疏松治疗。
骨质疏松患者应定期监测骨密度,建议每年进行双能X线吸收检测。日常需注意防跌倒,居家环境保持照明充足,浴室安装防滑设施。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,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