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孩尿路感染的治疗需根据病原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药物,常用药物包括抗生素、退热药以及中成药等,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具体用药方案需结合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制定,避免自行用药。
1、抗生素
儿童尿路感染以细菌感染为主,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。头孢类药物对革兰氏阴性菌覆盖较好,适用于多数敏感菌引起的感染。若存在耐药情况,可能需要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,如改用呋喃妥因肠溶片(适用于下尿路感染)。
2、退热药
若伴有发热症状,体温超过38.5℃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。这类药物可缓解发热及排尿疼痛相关的不适,但需注意用药间隔时间及每日最大剂量,避免过量使用。
3、中成药
部分患儿可联合使用三金片、热淋清颗粒等中成药辅助治疗。此类药物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,但缺乏儿童用药的大规模研究数据,使用前需明确药物成分是否适合儿童,并严格遵循儿科剂量。
治疗期间应让患儿多饮水促进排尿,每日清洁外阴并勤换内裤。若用药3天后仍存在尿频、尿急、血尿等症状,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。需注意喹诺酮类抗生素(如左氧氟沙星)可能影响骨骼发育,一般不用于儿童。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避免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