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湿气是如何形成的

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

湿气的形成通常与脾虚、环境潮湿以及饮食不当等原因有关,可能引发身体困重、食欲下降等症状,建议及时调理。

1、脾虚

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,若脾虚则运化功能减弱,多余水分无法正常代谢,容易在体内形成湿气。患者可能出现身体困重、大便溏稀、舌苔厚腻等表现。日常可通过食用山药、茯苓等健脾食材调理,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参苓白术散、香砂六君丸等中成药。

2、环境潮湿

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,如居住地阴冷多雨、衣物未及时晾干等,外湿易通过皮肤腠理侵入人体。这类湿气常表现为头重如裹、关节酸痛等症状。建议保持居所通风干燥,阴雨天气可用除湿设备改善环境。

3、饮食不当

过量食用生冷油腻食物,如冰饮、肥肉等,会损伤脾胃阳气,导致水湿停滞。此类情况多伴有腹胀、口黏、排便黏滞等不适。需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,适当增加薏米、赤小豆等利湿食材,必要时可服用平胃散等中药方剂。

若长期存在舌苔厚腻、肢体沉重等症状,建议到中医科就诊,通过把脉问诊明确湿气类型。治疗期间需避免熬夜,适量进行八段锦、散步等运动以增强气血运行,促进湿邪排出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