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后吐血可能是生理性胃黏膜损伤所致,也可能与胃溃疡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疾病原因有关,建议及时就医查明病因。
1、生理性胃黏膜损伤
酒精具有强烈刺激性,过量饮酒可能导致胃黏膜急性损伤。当黏膜下血管受损时,血液混合胃内容物可呈现咖啡色呕吐物,常伴有上腹部灼痛、恶心等症状。一般需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、雷尼替丁胶囊、铝碳酸镁片等药物保护胃黏膜。
2、消化性溃疡出血
既往存在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者,饮酒可能诱发溃疡面血管破裂。典型症状包括呕血、柏油样黑便,出血量大时可能伴随头晕、心悸等贫血症状。通常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、胶体果胶铋胶囊、氨甲环酸片等药物治疗。
3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
肝硬化患者因门静脉高压形成食管静脉曲张,饮酒后血管压力骤增可能导致破裂大出血。这种呕血常呈喷射状且出血量大,需立即使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、注射用生长抑素等药物,必要时进行内镜下止血或外科手术。
若酒后出现呕血症状,应立即禁食禁水并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。无论出血量多少都建议及时到急诊科就诊,通过胃镜等检查明确出血部位。长期饮酒者需定期进行肝功能、胃镜检查,日常严格戒酒并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