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疹和湿疹在病因、症状表现、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。热疹多由高温闷热、汗液排出不畅引起,湿疹通常与过敏反应、皮肤屏障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。
1、病因不同
热疹主要由环境温度过高、出汗过多导致汗腺导管堵塞,汗液滞留刺激皮肤引发。湿疹多与遗传因素、免疫异常、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、皮肤干燥屏障受损等有关。
2、皮损形态不同
热疹表现为针尖至粟粒大小的红色丘疹或丘疱疹,严重时可出现脓疱疹,常成片分布但界限不清。湿疹多为多形性损害,可见红斑、丘疹、水疱、鳞屑等多阶段皮损,常融合成片且边界模糊。
3、发病部位差异
热疹好发于颈部、腋窝、肘窝、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及躯干部位。湿疹多见于面部、耳后、四肢屈侧等部位,婴幼儿常见于面颊部,成人多发生在肘窝、腘窝处。
4、自觉症状区别
热疹通常伴随灼热感和轻微刺痒,出汗后症状加重。湿疹以剧烈瘙痒为主,夜间症状明显,搔抓后易出现渗出、糜烂等继发改变。
5、治疗方法差异
热疹以降温散热为主,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痱子粉,穿着透气衣物。湿疹需长期管理,急性期用硼酸溶液湿敷,慢性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,配合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。
若皮肤出现持续不退的皮疹或伴随发热等症状,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。日常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,湿疹患者应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,热疹患者需注意环境通风降温。两类疾病均需避免搔抓,防止继发细菌感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