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通常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长牙,但具体时间存在个体差异,需注意口腔清洁、缓解不适以及饮食调整等事项。部分婴儿可能出现流口水、牙龈肿胀、烦躁等症状,属于正常现象。
1、出牙时间
大多数婴儿在6-12个月萌出第一颗乳牙,少数可能提前至4个月或延迟至1岁,均属正常范围。若超过13个月仍未出牙,需排查遗传因素、营养不良或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病理原因,建议就医进行口腔X线检查。
2、口腔清洁
出牙期间需用纱布蘸温水轻柔擦拭牙龈和舌苔,每日2次。第一颗乳牙萌出后应使用婴儿专用软毛牙刷清洁,避免奶瓶龋。哺乳后喂少量温水可减少糖分残留,降低龋齿风险。
3、缓解不适
可使用硅胶牙胶冷藏后给宝宝啃咬,低温能镇静牙龈。洗净手指后按摩宝宝牙龈,每次1-2分钟,每日3-4次。若出现38℃以下低热无需特殊处理,超过38.5℃需排除其他感染因素,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混悬液。
此阶段建议提供磨牙饼干等硬度适中的食物促进牙齿发育,避免过硬食物损伤牙龈。定期进行儿童口腔保健检查,每3-6个月到儿科或口腔科评估牙齿萌出情况。若发现牙齿颜色异常、排列不齐或长期拒食等情况,应及时就诊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