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沟炎一般可以治好,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、物理治疗、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症状。该病的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、是否及时干预等因素有关,建议尽早就诊规范处理。
1、药物治疗
急性甲沟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,若局部红肿热痛明显但未化脓,可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、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药膏。若感染较重或出现全身症状,可能需要口服阿莫西林胶囊、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控制感染。真菌感染导致的慢性甲沟炎,需使用酮康唑乳膏、硝酸咪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。
2、物理治疗
早期炎症局限时,可用碘伏消毒后外敷鱼石脂软膏促进脓液排出。每日用温水浸泡患指(趾)有助于缓解肿胀,浸泡后可涂抹抗生素软膏并用无菌纱布包扎,避免继发感染。
3、手术治疗
若甲下脓肿形成或保守治疗无效,需由医生进行切开引流,必要时部分或全部拔除指甲。术后需定期换药,保持创面清洁干燥,待感染控制后指甲通常可重新生长。
患者日常应避免过度修剪指甲、穿狭窄鞋袜等诱发因素。治疗期间注意保持手部或足部清洁,避免沾水或接触污染物。若出现甲周反复红肿、渗液等情况,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,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