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光照射治疗是一种利用波长420~470nm的可见光进行治疗的物理疗法,主要应用于新生儿黄疸、部分皮肤病等疾病的辅助治疗。该疗法通过特定波长光线与人体组织相互作用,达到缓解症状或促进康复的目的。
1、治疗原理
蓝光照射治疗的核心机制是光化学作用。以新生儿黄疸为例,蓝光能使血液中脂溶性的未结合胆红素发生异构化,转化为水溶性物质,从而通过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。这种光疗作用可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,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。
2、适应病症
该疗法主要适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,特别是生理性黄疸和部分病理性黄疸。在皮肤科领域,可用于银屑病、顽固性湿疹等炎症性皮肤病的辅助治疗。部分研究显示其对调节昼夜节律和改善睡眠障碍也有一定作用。
3、注意事项
治疗过程中需做好眼部防护,避免视网膜受损。新生儿接受治疗时要保持适宜的环境温湿度,注意监测体温变化。可能出现暂时性皮疹、腹泻等不良反应,一般停止照射后可自行缓解。治疗时长和频次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反应调整。
蓝光照射治疗需在专业医护人员监护下进行,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皮肤颜色、生命体征等变化。对于新生儿黄疸患者,要结合血清胆红素检测结果综合判断治疗效果。若治疗24小时后胆红素水平未明显下降,应及时评估是否存在其他病理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