霉菌感染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克霉唑、咪康唑、氟康唑、伊曲康唑、两性霉素B等药物进行治疗。具体用药方案需结合感染部位、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,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。
1、克霉唑
克霉唑属于广谱抗真菌药物,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发挥杀菌作用。临床常用剂型包括乳膏、栓剂、片剂等,适用于皮肤黏膜念珠菌感染、阴道念珠菌病等浅表性真菌感染。使用时需注意局部清洁,避免接触眼睛等敏感部位。
2、咪康唑
咪康唑可破坏真菌细胞膜通透性,对皮肤癣菌、念珠菌等具有抑制作用。常见剂型有硝酸咪康唑乳膏、阴道栓剂等,多用于足癣、股癣等体表真菌感染。治疗期间需保持患处干燥,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。
3、氟康唑
氟康唑为三唑类抗真菌药,通过干扰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抑制真菌生长。口服制剂常用于阴道念珠菌病、口腔念珠菌病等中重度感染,注射剂适用于系统性真菌感染。肝功能异常者需慎用,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。
4、伊曲康唑
伊曲康唑对曲霉菌、念珠菌等深部真菌感染有效,尤其适用于甲真菌病、侵袭性曲霉病等。该药存在胶囊和注射液两种剂型,治疗甲癣时需采用冲击疗法。需注意该药与多种药物存在相互作用,服用期间应避免饮用葡萄柚汁。
5、两性霉素B
两性霉素B属于多烯类抗真菌药,通过与真菌细胞膜固醇结合改变膜通透性。主要用于隐球菌性脑膜炎、播散性念珠菌病等严重系统性感染,需静脉给药。使用时可能出现寒战、发热等输液反应,需严格在医疗机构监护下使用。
治疗期间应保持感染部位清洁干燥,穿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。避免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,完成规定疗程以防复发。若出现皮疹加重、呼吸困难等异常反应,需立即停药并就医。对于反复发作或广泛性感染患者,建议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指导精准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