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虚通常可能表现为身体乏力、气短、自汗、食欲不振以及头晕目眩等症状,具体表现因人而异。
1、身体乏力
气虚患者由于元气不足,脏腑功能减弱,常出现全身乏力、精神倦怠等症状。日常活动如走路、爬楼梯等容易感到疲劳,休息后也难以完全缓解,可能伴随四肢沉重感。
2、气短
气虚患者肺气不足,呼吸功能减弱,会出现呼吸短促、说话声音低微等症状。尤其在活动或运动后,气短症状可能加重,部分人群可能出现胸闷或喘息。
3、自汗
因卫气不固,气虚患者在不活动、未受热的情况下也会不自主出汗,尤其是头部、背部等部位。夜间睡眠时可能出现盗汗,且出汗后易感畏风怕冷。
4、食欲不振
脾胃气虚会导致消化功能下降,表现为食欲减退、饭后腹胀、大便稀溏等症状。食物难以被充分运化吸收,长期可能伴随体重减轻或营养不良。
5、头晕目眩
气血不能上荣头目时,可能出现头晕、眼前发黑、站立时加重等症状。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耳鸣、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,尤其在劳累后更为明显。
若长期存在上述症状,建议避免过度劳累,饮食上可适当摄入山药、红枣等健脾益气的食物。日常可进行八段锦、太极拳等舒缓运动以调养气血,症状持续加重时需及时就医辨证调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