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冒早期症状可能包括鼻塞、流涕、打喷嚏、喉咙痛以及全身乏力等,具体表现因人而异。若症状持续加重,建议及时就医。
1、鼻塞
感冒初期鼻腔黏膜充血肿胀,导致通气不畅,可能伴随呼吸声粗重,夜间症状可能加重,影响睡眠质量。鼻腔毛细血管扩张会阻碍空气流通,患者常需张口呼吸,容易引发口干舌燥。
2、流涕
早期多为清水样鼻涕,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变为黏稠,鼻腔分泌物增多是身体清除病原体的自然反应。鼻黏膜腺体分泌亢进时,每日排出的鼻涕量可达数百毫升,需及时擦拭以防刺激皮肤。
3、打喷嚏
病毒刺激鼻黏膜引发反射性动作,频繁打喷嚏常见于感冒初期,有助于排出部分病原体。单个喷嚏气流速度可达每小时160公里,这种防御机制可将病毒扩散至1米范围,需注意咳嗽礼仪。
4、喉咙痛
咽喉部黏膜炎症导致吞咽时疼痛,可能伴随干燥或灼热感,部分患者会出现声音嘶哑。声带充血水肿会影响发声,此时应避免高声说话或长时间交谈,减少咽喉部机械性刺激。
5、全身乏力
免疫系统激活消耗能量,可能出现肌肉酸痛、低热、头晕等症状,体力活动时疲倦感明显。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,基础代谢率增加约13%,建议减少活动量以降低机体耗氧量。
感冒期间需注意休息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多饮温水。若出现高热超过3天、剧烈咳嗽或胸痛等症状,应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,避免延误治疗。日常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粥类,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加重咽喉不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