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染性皮炎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外用药物、口服药物、物理治疗、日常护理以及手术治疗等,需根据具体感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。若出现皮肤破溃、渗液等症状,建议及时就医。
1、外用药物
对于细菌感染,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、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药膏。真菌感染可使用酮康唑乳膏、特比萘芬凝胶等抗真菌药物。病毒感染引起的皮炎可外用阿昔洛韦乳膏等抗病毒药物。局部伴有明显红肿时,可短期应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弱效糖皮质激素。
2、口服药物
若感染范围较大或出现全身症状,需配合口服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片、阿莫西林胶囊。真菌感染可口服氟康唑胶囊、伊曲康唑胶囊。病毒感染严重时需口服阿昔洛韦片、伐昔洛韦片等药物,同时可联合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缓解瘙痒。
3、物理治疗
对于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的情况,可采用窄谱紫外线照射治疗,每周2-3次。急性渗出期可使用冷湿敷缓解症状,常用3%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进行局部湿敷,每次15-20分钟。
4、日常护理
保持患处清洁干燥,避免搔抓。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沐浴产品,穿着透气棉质衣物。饮食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,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。每日使用不含酒精的保湿霜修复皮肤屏障。
5、手术治疗
当感染引发皮肤脓肿或痈肿形成时,需在局麻下进行切开引流术。术后需每日换药,配合抗生素治疗,定期观察创面愈合情况。
感染性皮炎患者应注意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滥用激素类药膏。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,不可随意停药。若用药后出现皮疹加重、发热等异常反应,应立即复诊调整治疗方案。伴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同时控制原发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