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钙的常见症状包括肌肉痉挛、骨骼疼痛、手足麻木、骨质疏松以及神经兴奋性增高等。长期钙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可能引发多种生理异常,需根据具体表现及时干预。
1、肌肉痉挛
缺钙会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异常升高,容易引发局部肌肉不自主收缩,常见于小腿、足部等部位。夜间或运动后可能频繁出现抽筋,伴随酸痛感。
2、骨骼疼痛
钙质流失会造成骨密度下降,早期可能表现为腰背部、髋关节等承重部位的间歇性隐痛。严重时可能出现全身性骨痛,尤其在体位改变时加剧。
3、手足麻木
血钙浓度降低可能影响神经传导功能,导致手指、脚趾等末梢部位出现针刺感或麻木感,寒冷刺激或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时症状更明显。
4、骨质疏松
长期缺钙会加速骨量流失,骨骼变得脆弱易折,常见于中老年人群。轻微碰撞就可能发生骨折,脊柱压缩性骨折可导致身高变矮、驼背畸形。
5、神经兴奋性增高
钙离子参与神经递质调节,缺乏时可能出现易激惹、焦虑、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。婴幼儿严重缺钙可能出现惊厥发作,口周及四肢震颤。
日常需注意摄入奶制品、豆制品等富钙食物,保证每日晒太阳20-3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。若出现持续性骨痛、反复抽筋或身高明显缩短,建议及时检测骨密度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钙剂补充和抗骨质疏松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