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头晕时按摩哪些穴位有效

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

头晕时按摩百会穴、风池穴、太阳穴、内关穴以及太冲穴等穴位通常有效。按摩这些穴位可通过刺激经络、调节气血运行来缓解头晕症状,但需注意操作方法和力度。

1、百会穴

该穴位位于头顶正中,两耳尖连线与头部正中线交点处。按摩时可用食指或中指指腹以适中力度按揉,每次持续3-5分钟。百会穴为督脉要穴,中医认为刺激此处可升提阳气、改善脑部供血,对因气血不足或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有缓解作用。

2、风池穴

位于后颈部枕骨下两侧凹陷处,与耳垂齐平。用双手拇指同时按压穴位,配合缓慢旋转头部动作,每次按摩2-3分钟。该穴位属足少阳胆经,按摩能疏通头部经络气血,缓解颈源性头晕及紧张性头痛伴随的头晕症状。

3、太阳穴

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横指凹陷处。用双手食指指腹以打圈方式轻柔按压,每次持续1-2分钟。此穴位按摩有助于放松头部肌肉紧张,改善血管痉挛引起的头晕,对用脑过度或眼疲劳导致的头晕效果较明显。

4、内关穴

位于前臂掌侧,腕横纹上2寸(三横指),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。拇指垂直按压穴位并配合深呼吸,每次按压1分钟。此穴属手厥阴心包经,刺激该穴位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,缓解晕车、晕船等引起的眩晕感。

5、太冲穴

在足背第一、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。用拇指指腹从脚趾向足跟方向推按,每侧持续2分钟。该穴位为足厥阴肝经原穴,中医认为其具有平肝熄风作用,对肝阳上亢型头晕伴头痛、目眩等症状有改善效果。

按摩时应保持环境安静,取坐位或卧位放松身体。每个穴位每日可按摩2-3次,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但不觉疼痛为宜。若头晕反复发作或伴有恶心呕吐、肢体麻木等症状,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,排除脑血管疾病或耳源性眩晕等器质性疾病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