婴儿心跳正常范围通常为每分钟120~160次,但具体数值可能因个体差异和生理状态而有所不同。家长可以通过触摸脉搏或使用听诊器进行初步监测,若发现异常建议及时就医评估。
婴儿的心率受年龄、活动状态和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。新生儿期由于心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,心率可能偏高,一般在每分钟120~140次左右。随着月龄增长,部分婴儿在安静或睡眠状态下心率可逐渐降至每分钟100~120次。此外,体温升高、哭闹或进食时可能出现暂时性心率增快,通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。早产儿或存在先天性心脏疾病的婴儿,其心率波动范围可能更大,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。
日常监测婴儿心率时,建议选择宝宝安静状态下进行测量。若发现心率持续超过每分钟160次或低于100次,或伴随呼吸急促、面色苍白、口唇发绀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医生会通过心电图、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心律失常、先天性心脏病等问题。家长切勿自行使用成人标准判断婴儿心率,需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评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