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肠炎患者通常需要注意饮食调整、补液治疗、药物管理等方面事项,以促进恢复并预防病情加重。具体注意事项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调整,必要时及时就医。
1、饮食调整
胃肠炎发作期间应选择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,如米粥、面条等,避免辛辣、油腻及高纤维食物。急性期可暂时禁食4-6小时,待呕吐缓解后逐步恢复流质饮食,遵循少食多餐原则,减轻胃肠负担。
2、补液治疗
频繁呕吐或腹泻易导致脱水,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。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,每次腹泻后饮用。若出现尿量减少、口干舌燥等中重度脱水症状,需静脉补液治疗。
3、药物管理
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、盐酸小檗碱片等抗菌药物。腹泻严重时可短期服用蒙脱石散,同时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,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掩盖病情。
日常需注意餐具消毒,避免生冷食物摄入。若出现持续高热、血便、意识模糊等症状,或婴幼儿、老年人症状持续未缓解,应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并进行大便常规、血常规等检查,排除轮状病毒感染、食物中毒等特殊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