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雌激素减少是什么原因

黄琳玲 妇科 副主任医师

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三甲

雌激素减少可能与生理性原因有关,也可能是卵巢功能衰退、下丘脑或垂体疾病、药物影响等病理性因素导致,需结合具体症状进行判断。

1、生理性原因

女性进入更年期后,卵巢功能自然衰退会导致雌激素水平逐渐降低,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。此阶段可能出现潮热、盗汗、月经周期紊乱等症状。若无其他异常表现,通常无需特殊治疗,可通过豆制品、奶类等食物适当补充植物雌激素。

2、卵巢功能衰退

卵巢早衰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会导致雌激素分泌减少。这类疾病常伴随月经量骤减、闭经、不孕等症状。临床常使用戊酸雌二醇片、结合雌激素片、尼尔雌醇片等药物进行激素替代治疗,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。

3、下丘脑或垂体疾病

脑部肿瘤、垂体功能减退等疾病会影响促性腺激素释放,间接导致卵巢分泌雌激素减少。患者可能同时出现头痛、视力障碍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全身症状。治疗需针对原发病,如泌乳素瘤患者可使用甲磺酸溴隐亭片控制病情。

4、药物影响

长期服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(如醋酸曲普瑞林)、化疗药物可能抑制雌激素合成。此类情况通常具有可逆性,停药后激素水平可能逐渐恢复,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并补充钙剂预防骨质疏松。

若出现持续性月经异常、反复潮热或骨关节疼痛等症状,建议及时至妇科或内分泌科就诊,通过性激素六项、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。自行服用雌激素类药物可能增加乳腺癌、子宫内膜癌等疾病风险,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