胰腺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,通常与炎症反应、合并感染等因素有关。若体温持续升高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,应及时就医检查。
急性胰腺炎发作时,由于胰腺组织出现水肿、出血或坏死,身体会释放大量炎性因子,可能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,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,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。若病情进展为重症胰腺炎,胰腺组织继发细菌感染形成脓肿,或坏死物质引发全身脓毒症,可能表现为持续高热、寒战等症状。部分患者合并胆道感染时,发热症状可能更为明显。
胰腺炎患者出现发热时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,若体温超过38.5℃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、对乙酰氨基酚片、双氯芬酸钠栓等药物进行退热治疗。同时需完善血常规、C反应蛋白、腹部CT等检查,明确是否存在感染性并发症。对于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,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注射用头孢曲松钠、左氧氟沙星注射液、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。
胰腺炎患者治疗期间需严格禁食,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维持身体所需能量。恢复期应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低脂饮食,避免暴饮暴食或摄入高脂肪食物。日常需戒烟戒酒,定期复查血淀粉酶、脂肪酶等指标,若出现剧烈腹痛、呕吐、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