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哪些人群不宜服用黄芪

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

黄芪作为常用的补气中药,具有益气固表、托毒生肌等功效,但并非适合所有人。阴虚火旺者、实热证患者、孕妇、高血压人群以及外感发热者通常不宜服用。

1、阴虚火旺者

阴虚火旺者体内阴液不足,常表现为手足心热、潮热盗汗等症状。黄芪性温,可能加重体内虚火,导致口干舌燥、失眠多梦等不适反应。

2、实热证患者

实热证多由外感热邪或脏腑积热引起,症状包括高热、便秘、舌红苔黄等。黄芪的温补特性可能助热生火,不利于实热证的消退,甚至可能加重病情。

3、孕妇

黄芪虽有补气安胎作用,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气机壅滞。尤其妊娠后期可能出现胎动不安等情况,需在中医师辨证后谨慎使用,避免自行服用。

4、高血压人群

黄芪具有升提阳气的作用,可能引起血压波动。临床观察发现部分高血压患者服用后出现头晕、头痛等症状,建议监测血压并遵医嘱。

5、外感发热者

外感风寒或风热初期,人体需要发散表邪。黄芪固表的作用可能阻碍邪气外透,延长病程,如感冒伴有发热时应暂停使用。

黄芪需根据体质辨证使用,服用前建议咨询中医师。若出现皮疹、腹泻等不良反应,应立即停用并就医。特殊人群如肝肾功能异常者,也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量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