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胃出血患者如何合理用药

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

胃出血患者需根据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止血药物、抑制胃酸分泌药物、胃黏膜保护剂等,必要时需结合内镜或手术治疗。常见用药方案需严格遵医嘱执行,避免自行调整。

1、止血药物

急性胃出血常用止血药物包括氨甲环酸注射液、凝血酶冻干粉、酚磺乙胺注射液等。氨甲环酸通过抑制纤维蛋白溶解发挥止血作用,凝血酶可直接作用于出血部位促进血液凝固,酚磺乙胺能增强血小板聚集功能。这些药物通常采用静脉输注或局部喷洒方式给药。

2、抑制胃酸分泌药物

质子泵抑制剂是核心治疗药物,常用奥美拉唑肠溶片、兰索拉唑肠溶胶囊、泮托拉唑钠注射液等。这类药物通过阻断胃壁细胞H+/K+-ATP酶,显著降低胃酸分泌,提高胃内pH值至6以上,为血小板聚集和凝血过程创造有利环境,尤其适用于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出血。

3、胃黏膜保护剂

硫糖铝混悬液、枸橼酸铋钾颗粒、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。硫糖铝与受损黏膜结合形成屏障,枸橼酸铋钾兼具抑制幽门螺杆菌作用,铝碳酸镁可中和胆汁酸。建议空腹服用并与抑酸药间隔1-2小时使用。

4、内镜介入治疗

对于活动性出血或可见血管残端病例,内镜下可采用钛夹封闭、热凝止血或局部注射肾上腺素。治疗后需继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静脉维持,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。

5、手术治疗

当出血量超过1500ml或内镜治疗无效时,需考虑胃大部切除术、血管结扎术等外科手段。术后需继续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,并配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。

胃出血患者应立即禁食并卧床休息,所有用药方案需经消化内科医生评估后实施。治疗期间需监测血红蛋白、尿素氮等指标,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等损伤胃黏膜药物。出现呕血或黑便加重时应及时复诊,治疗周期通常需要4-8周,后续需定期胃镜复查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