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肚子痛的原因较多,用药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,常见的药物包括解痉药、益生菌、抗感染药、缓泻药以及止泻药等,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1、解痉药
若因肠痉挛引起阵发性腹痛,可遵医嘱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药物解除平滑肌痉挛,缓解绞痛。此类药物需严格按剂量服用,避免过量引发口干、排尿困难等副作用。
2、益生菌
消化不良或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腹痛,可选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、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调节肠道微生态,促进食物消化吸收。建议饭后温水冲服,避免与抗生素同服。
3、抗感染药
细菌性肠炎引起的腹痛伴腹泻,需在明确感染后使用头孢克肟颗粒、阿莫西林颗粒等抗生素。病毒感染时禁用抗生素,需通过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。
4、缓泻药
功能性便秘导致的腹痛,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、开塞露等软化大便。避免长期依赖泻药,需配合增加膳食纤维摄入。
5、止泻药
急性腹泻伴随腹痛时,可短期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。但需先排除肠梗阻、肠套叠等急腹症,此类情况需立即就医而非自行止泻。
儿童腹痛若持续超过2小时不缓解,或出现呕吐、血便、发热等症状,应立即就医。家长不可自行给儿童服用成人止痛药,如布洛芬混悬液等解热镇痛药需在发热超过38.5℃时按体重精准给药。日常注意腹部保暖,避免暴饮暴食,培养规律排便习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