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染乙肝病毒后能否自愈需根据感染类型和机体免疫力综合判断。成人急性感染存在自愈可能,而婴幼儿感染或慢性乙肝通常难以自愈,需规范治疗。
1、可以自愈的情况
约90%-95%的成年急性乙肝感染者可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清除病毒。当免疫应答正常时,病毒在6个月内被清除,表现为表面抗原转阴并出现表面抗体。此类人群多无明显症状,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和病毒标志物。
2、难以自愈的情况
90%以上新生儿感染会转为慢性,因免疫系统未成熟无法有效识别病毒。慢性乙肝患者肝脏持续存在炎症反应,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肝硬化。此类患者即使转氨酶正常,仍建议每3-6个月复查HBV-DNA和肝脏超声。
若确诊为慢性乙肝,应在感染科或肝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,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、替诺福韦等核苷类似物。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,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病毒反弹。日常生活中需注意戒酒,保持规律作息,定期监测甲胎蛋白等肝癌标志物。即使达到临床治愈标准,仍建议持续随访观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