嘴唇突然肿了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,也可能与过敏反应、血管性水肿等疾病原因有关。若伴随瘙痒、疼痛或其他不适,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。
1、生理性原因
嘴唇受到外力撞击、蚊虫叮咬或进食过烫食物后,可能因局部组织受损、毛细血管扩张而肿胀。此类情况一般会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,可通过冷敷缓解症状,无需特殊治疗。
2、过敏反应
接触花粉、化妆品或食用海鲜、坚果等致敏物质后,体内组胺释放可能引发血管神经性水肿。患者常伴有嘴唇麻木、皮肤瘙痒等症状,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、西替利嗪胶囊、依巴斯汀片等抗组胺药物治疗,严重时需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。
3、血管性水肿
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或药物诱导的获得性血管性水肿,可能累及唇部深层组织。此类肿胀通常边界不清、按压无凹陷,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氨甲环酸片、达那唑胶囊、艾替班特注射液等药物治疗,必要时需进行C1酯酶抑制剂替代治疗。
日常需避免舔唇、咬唇等不良习惯,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。若肿胀持续超过48小时,或伴随呼吸困难、吞咽障碍等症状,应立即到急诊科就诊,进行过敏原检测、血清补体检查等明确诊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