窦性心律不齐是指心脏的起搏点窦房结发出的电冲动节律不整齐,导致心跳间隔时间不完全一致。这种情况常见于健康人群,多数属于生理现象,可能与呼吸、情绪等因素有关,通常无需特殊治疗。
窦性心律是指心脏的正常起搏点窦房结规律地发放电信号,控制心脏收缩。正常成人的心率范围为60-100次/分钟,当心电图上显示P波形态正常且规律出现时,即可判断为窦性心律。
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最常见,表现为吸气时心率加快、呼气时减慢,与自主神经调节相关,多见于青少年。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可能与心脏疾病、电解质紊乱或药物影响有关,需结合其他检查评估。
单纯的窦性心律不齐若无胸闷、头晕等症状,通常属于正常生理变异。若合并心动过缓(小于50次/分钟)、心动过速(大于100次/分钟)或伴随ST-T改变等异常,则需排查心肌炎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器质性心脏病。
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。定期进行心电图有助于监测心律变化,若出现心悸、晕厥等症状或心电图显示其他异常波形,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完善动态心电图、心脏超声检查等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