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胡蜂蜇伤的症状主要包括局部皮肤反应、过敏反应以及全身中毒表现,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。具体症状因个人体质及蜇伤次数不同存在差异,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。
1、局部皮肤反应
黄胡蜂的毒液中含有透明质酸酶、磷脂酶等成分,会刺激皮肤组织释放组胺。典型表现为蜇伤部位立即出现灼热样疼痛,随后出现直径2-10cm的红斑、肿胀,中心可见蜇刺点,可能伴随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和瘙痒感。症状通常在24小时内达到高峰,可持续3-5天。
2、过敏反应
约3%的人群对蜂毒过敏,毒液中抗原成分会引发Ig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。轻度过敏表现为蜇伤部位以外出现荨麻疹、血管性水肿,可能出现眼睑或口唇肿胀。重度过敏可发生喉头水肿引起呼吸困难,支气管痉挛导致喘息,甚至出现血压下降、意识模糊等过敏性休克表现,此类症状常在蜇伤后5-30分钟内迅速进展。
3、全身中毒反应
多见于多次蜇伤或特殊部位(如头颈部)受伤者,毒液中神经毒素和溶血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后,可能引发恶心呕吐、头痛头晕、肌肉痉挛等症状。严重中毒会导致横纹肌溶解,出现酱油色尿,实验室检查可见肌酸激酶显著升高,还可能伴有凝血功能异常或急性肾损伤。
若出现全身皮疹扩散、胸闷气促、吞咽困难或意识改变等情况,应立即前往急诊科救治。蜇伤后需立即用卡片刮除毒刺避免挤压,局部冷敷可减轻肿胀,过敏体质者应随身携带肾上腺素笔。日常避免穿鲜艳衣物接近蜂巢区域,户外活动建议佩戴防护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