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新生儿皮肤发黄是怎么回事

任诗峰 皮肤科 主任医师

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

新生儿皮肤发黄可能是生理性黄疸,也可能与母乳性黄疸、溶血性疾病、胆道闭锁等病理性原因有关,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。

1、生理性黄疸

新生儿由于肝脏功能发育不成熟,胆红素代谢能力不足,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会导致皮肤和巩膜黄疸。通常在出生后2-3天出现,4-5天达高峰,7-10天逐渐消退。此类黄疸一般无需特殊治疗,可通过加强喂养、促进排泄等方式缓解。

2、母乳性黄疸

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。早发型与母乳摄入不足导致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有关;迟发型可能与母乳中β-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有关。表现为出生后1周黄疸持续不退或反复,暂停母乳喂养3-5天后黄疸可明显减退,恢复哺乳后可能再次出现,但不会对婴儿造成危害。

3、溶血性疾病

常见于母婴血型不合(如ABO或Rh血型不合),母体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,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,胆红素生成过多。此类黄疸出现时间早(24小时内),进展迅速,可能伴有贫血、肝脾肿大等症状,需及时进行光疗治疗,严重时需换血治疗。

4、胆道闭锁

因胆道系统发育异常导致胆汁排泄受阻,引起梗阻性黄疸。通常在出生后2周左右出现,伴有陶土色粪便、浓茶色尿液及肝脾肿大。需通过手术重建胆道,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肝硬化。

若发现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过早、进展迅速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,建议及时就医检查血清胆红素水平,必要时进行血型鉴定、肝胆超声检查等辅助检查。日常需保证充足喂养,定期监测黄疸变化,所有治疗均需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