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芪作为传统中药材,一般具有益气固表、利水消肿、托毒排脓、生津养血以及改善免疫力等功效和作用。适合服用的人群需根据体质和病情综合判断。
1.益气固表
黄芪味甘性温,归脾、肺经,能补益脾肺之气,增强体表卫气。适用于气虚自汗、易感风寒的人群,可缓解乏力、气短等症状。
2.利水消肿
其补气利水功效有助于促进水液代谢,适用于脾虚引起的水肿、小便不利,对慢性肾病或心功能不全导致的水肿有辅助改善作用。
3.托毒排脓
黄芪能促进气血运行,帮助疮疡溃破后脓液排出,加速创面愈合。常用于皮肤溃疡久不收口或术后伤口恢复缓慢者。
4.生津养血
通过补气生血作用改善气血两虚,适合贫血、产后血虚或放疗化疗后出现面色苍白、头晕心悸的人群。
5.改善免疫力
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多糖能调节免疫细胞活性,适用于免疫力低下、反复呼吸道感染或慢性病患者。
适合服用黄芪的人群主要包括:1.气虚体质者,表现为易疲劳、气短懒言;2.术后或大病初愈的体虚患者;3.慢性水肿及肾病患者;4.免疫力低下易感人群;5.糖尿病患者的辅助调理。
需注意阴虚火旺、湿热内盛者慎用,外感发热期间应暂停服用。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具体体质搭配用药,常规保健用量每日9-30克为宜,入汤剂煎煮或代茶饮用。服用期间如出现咽痛、口舌生疮等上火症状应及时调整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