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黄体生成素与排卵有何关联?

耿敬华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

濮阳惠民医院 三甲

黄体生成素作为促性腺激素的一种,其与排卵的关联主要体现在触发卵泡成熟、诱导卵子释放、调控黄体功能、影响子宫内膜以及异常LH导致排卵障碍等方面。具体分析如下:

1、触发卵泡成熟

在月经周期中,黄体生成素水平逐渐升高,当达到峰值时会刺激卵泡壁破裂。此时卵泡内的卵母细胞及其周围细胞被释放,完成排卵过程。这一生理机制是卵子成功排出的关键步骤。

2、诱导卵子释放

LH峰值的出现直接导致卵泡壁胶原纤维分解酶活性增强,促使卵泡壁变薄并形成破口。该过程通常在LH峰值出现后24-36小时内发生,临床通过监测LH水平可预测排卵窗口期。

3、调控黄体功能

排卵后残留的卵泡在LH作用下转化为黄体,该结构可分泌孕酮。正常黄体功能对维持妊娠至关重要,若LH分泌不足可能导致黄体功能不全,影响胚胎着床。

4、影响子宫内膜

黄体生成素通过调节孕酮分泌,促使子宫内膜进入分泌期。这种变化使子宫内膜增厚且血管丰富,为受精卵着床创造适宜的微环境。

5、异常LH导致排卵障碍

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出现LH/FSH比值升高,持续高水平LH会干扰卵泡发育节奏。临床数据显示约75%的无排卵性不孕症与此类内分泌紊乱相关。

当出现月经周期紊乱、基础体温曲线异常或不孕等情况时,建议进行血清LH检测及超声检查卵泡监测。生殖内分泌科医生会根据激素水平变化制定个性化促排卵方案,如使用氯米芬等药物调节LH分泌。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过度节食或肥胖,这些措施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内分泌功能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