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指甲的常见原因主要包括真菌感染、接触传播以及自身易感因素等。该疾病多由皮肤癣菌、酵母菌或霉菌等病原体侵入甲板及甲下组织引发,常伴随甲板增厚、变色等症状。
1、真菌感染
皮肤癣菌是灰指甲最常见的致病菌,这类真菌可通过分解角蛋白破坏甲板结构。念珠菌和霉菌感染多发生于免疫力低下者,感染后可能出现甲板混浊、表面凹凸不平等改变。确诊后一般可遵医嘱使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、伊曲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治疗。
2、接触传播
与感染者共用拖鞋、指甲刀等个人物品,或在游泳池、公共浴室等潮湿环境接触病原体,都可能导致感染。真菌在温暖潮湿环境中更易存活繁殖,因此长期穿不透气的鞋袜会显著增加感染风险。日常应注意对鞋袜进行消毒,保持足部干燥清洁。
3、易感因素
糖尿病患者、外周血液循环障碍患者因局部抵抗力下降,更易继发真菌感染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、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也会削弱免疫功能。合并足癣、手癣等皮肤真菌感染时,病原体可能蔓延至甲床,导致甲板病变。
若出现甲板增厚、分离或颜色异常改变,建议及时到皮肤科进行真菌镜检或培养。早期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,避免出现甲板完全损毁等严重并发症。日常应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修甲工具,保持手足部皮肤干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