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指甲通常由真菌感染直接引起,但也可能与其他病原体感染有关。该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皮肤癣菌,少数情况下可由酵母菌或霉菌导致。若存在长期接触潮湿环境、免疫力低下等情况,可能增加患病风险。
1、真菌感染
皮肤癣菌是引起灰指甲最常见的病原体,这类真菌具有角质分解酶,能够侵入甲板和甲床,导致甲板增厚、变色和分层。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约占临床病例的90%以上,可通过直接接触或共用物品传播。
2、其他病原体感染
念珠菌属酵母菌可引起甲沟炎合并甲板损害,常见于长期浸水工作者。曲霉等霉菌感染多发生在已有甲损伤的病例中,此类病原体更易在血液循环较差的趾甲定植。
糖尿病患者因末梢循环障碍和血糖升高,真菌感染风险增加3-5倍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,机体防御功能下降,甲板更容易被病原体侵袭。手足多汗、穿不透气鞋袜等湿热环境也易滋生真菌。
灰指甲确诊需通过真菌镜检或培养明确病原体类型。治疗期间应保持患处清洁干燥,避免与他人共用修甲工具,选择透气的棉质袜子和宽松鞋具。出现甲板增厚、变色等症状时,建议到皮肤科进行规范化抗真菌治疗,通常需要持续用药3-6个月以达到彻底清除病原体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