脊柱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腰背部疼痛、晨僵、活动受限等,部分患者可能伴随低热、乏力等全身症状。低热和乏力通常出现在疾病活动期,与炎症反应有关,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。
1、腰背部疼痛
脊柱炎早期表现为下腰部或骶髂关节处隐痛,夜间和晨起时加重,活动后缓解。疼痛可能逐渐向胸椎、颈椎发展,伴随脊柱僵硬感。炎症累及韧带和关节时可能引发放射性疼痛。
2、晨僵
患者早晨起床时脊柱僵硬明显,持续时间通常超过30分钟,活动后逐渐减轻。这是由于夜间炎症因子积聚导致关节滑膜充血水肿,椎体间纤维环钙化所致。
3、活动受限
随着疾病进展,脊柱生理曲度变直甚至后凸畸形,出现转身困难、弯腰受限等症状。严重时可能出现胸廓活动度下降,影响深呼吸和咳嗽功能。
4、低热
约20%-30%的活动期患者会出现37.2℃-38℃的低热,与体内肿瘤坏死因子-α等炎性介质释放有关。这种发热通常呈间歇性,伴随夜间盗汗、食欲减退等消耗性症状。
5、乏力
慢性炎症导致的细胞因子持续释放,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并影响能量代谢,造成疲劳感。患者常诉体力下降、工作效率降低,严重时可能出现体重减轻。
出现脊柱区疼痛合并不明原因低热时,建议尽早就诊风湿免疫科。通过血液检查HLA-B27抗原、C反应蛋白以及骶髂关节MRI检查可明确诊断。规范使用非甾体抗炎药、生物制剂等治疗可有效控制炎症进展,同时配合康复锻炼能最大程度保留关节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