颊部肿胀可能与牙源性感染、腮腺炎、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,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。长期未处理的龋齿、牙龈炎或牙周脓肿可能引发颌面部感染,导致局部红肿、疼痛甚至发热。此外,腮腺炎、过敏反应等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。
1、牙源性感染
龋齿或牙周炎未及时治疗时,细菌可能通过牙髓或牙周袋扩散至颌骨周围软组织,形成间隙感染。患者常伴随牙龈红肿、咀嚼疼痛、张口受限等症状,严重时可能形成脓腔。一般需进行根管治疗或切开引流,配合头孢克肟片、阿莫西林胶囊、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。
2、腮腺炎
病毒性腮腺炎多见于儿童,表现为耳垂下方肿胀、触痛,可能伴随发热。细菌性腮腺炎常见于口腔卫生不良者,腺体导管堵塞继发感染时可出现单侧腮腺区红肿。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病毒药物或阿奇霉素片、青霉素V钾片等抗生素,辅以热敷促进分泌物排出。
3、过敏反应
接触食物、药物或昆虫叮咬后,机体产生组胺等炎性介质,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引发肿胀。可能伴随荨麻疹、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。急性期需立即停用过敏原,使用氯雷他定片、地塞米松片等抗组胺药物,严重时需肾上腺素注射液急救。
若肿胀持续加重或伴随高热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需警惕坏死性筋膜炎等严重感染,或淋巴瘤等全身性疾病。建议尽早就诊口腔科或急诊科,通过血常规检查、超声检查或CT检查明确诊断,避免自行挤压肿胀部位或滥用抗生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