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甲亢治疗可能产生哪些副作用

何静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

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

甲亢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甲状腺药物、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等,不同治疗方式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存在差异。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白细胞减少、肝功能损伤、过敏反应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,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。

1、白细胞减少

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片、丙硫氧嘧啶片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,导致白细胞减少,患者可能出现乏力、发热等症状。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,若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1.5×10⁹/L需停药。

2、肝功能损伤

部分患者使用甲巯咪唑片后可能出现转氨酶升高,表现为食欲减退、黄疸等。建议治疗前检查肝功能,用药期间每1-3个月复查,必要时配合护肝片、复方甘草酸苷片等保肝药物治疗。

3、过敏反应

约5%患者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后出现皮肤瘙痒、荨麻疹等过敏症状,严重时可发生剥脱性皮炎。出现皮疹时需立即停药,并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、地塞米松片等抗过敏药物。

4、甲状腺功能减退

放射性碘治疗后1年内有20%-30%患者出现甲减,表现为怕冷、浮肿等症状,需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。治疗前医生会根据甲状腺体积和摄碘率精确计算剂量,降低甲减发生率。

5、颈部肿胀

放射性碘治疗初期可能出现甲状腺肿胀,导致颈部压迫感,通常2-4周自行缓解。严重时可短期服用醋酸泼尼松片减轻水肿,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。

甲亢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,抗甲状腺药物需坚持规律服药,避免擅自停药导致病情反复。建议每月复查甲状腺功能、血常规和肝功能,出现发热、黄疸、严重皮疹等情况需立即就诊。放射性碘治疗后每3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,术后患者需定期监测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