肩周炎的自我判断通常可以通过肩部活动度、疼痛特点以及伴随症状进行初步评估。若存在肩关节僵硬、夜间疼痛加重、活动范围受限等情况,可能提示肩周炎,但需医生结合查体及影像学检查确诊。
1、肩关节活动受限
肩周炎患者常出现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下降,尤其是外旋、内旋及外展动作。例如难以完成梳头、摸后背或向外侧抬高手臂等日常动作,可能提示关节囊粘连或周围软组织炎症导致的僵硬。
2、夜间疼痛加重
特征性表现为静息时疼痛加剧,特别是夜间睡眠时可能因压迫患侧出现痛醒现象。这种自发性疼痛与炎症因子刺激有关,常伴随肩部酸胀、刺痛感,活动后可能暂时缓解。
3、明确压痛点
肩前部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处、肩峰下及冈上肌附着点常有明显压痛。可用对侧手指按压这些区域,若出现剧烈疼痛且痛点固定,可能提示存在肌腱炎或滑囊炎等病变。
4、肌肉萎缩
病程超过3个月未治疗者,可能出现三角肌等肩周肌肉萎缩。可通过双侧肩部肌肉厚度对比观察,患侧肌肉可能出现松弛或体积缩小,但需注意与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肌萎缩相鉴别。
日常可尝试热敷缓解症状,避免提拉重物及过度使用患肢。若上述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进行性加重,建议及时至骨科就诊,通过X线、MRI等检查排除肩袖损伤、颈椎病等疾病。确诊后需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爬墙训练、钟摆运动等规范化康复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