腱鞘炎是否能够自愈,通常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。早期或轻度症状可能通过调整生活习惯缓解,若未及时干预或病情较重,则需医疗干预。
1、病情较轻
若因过度用手、外伤等诱因导致局部轻微炎症,且未出现明显粘连或活动受限,通过充分休息、减少关节负荷等措施,通常可逐渐自愈。恢复期间应避免反复屈伸手指、提重物等动作,以防加重肌腱磨损。
2、病情较重
若腱鞘炎迁延不愈,出现关节弹响、卡压或活动障碍,可能已发展为狭窄性腱鞘炎,自愈概率较低。此时需结合超声检查明确肌腱滑动及鞘膜增厚程度,遵医嘱采用局部封闭注射或小针刀松解治疗,严重者需手术切开腱鞘。
促进自然恢复需注意制动休息,可使用支具固定患指2-3周,每日热敷患处15-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。急性期疼痛明显时可局部冷敷,但需避免冻伤。恢复期可进行手指伸展训练,如握拳后缓慢伸直手指,每组10次,每日2-3组。
腱鞘炎患者应避免过度依赖手腕力量,工作中可使用人体工学设备减轻劳损。若自我护理后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加重,建议及时至骨科就诊,通过冲击波、超声波等物理疗法促进修复,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、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等药物控制炎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