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腱鞘炎中医理疗有哪些穴位按摩技巧

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

腱鞘炎的中医理疗可通过按摩特定穴位缓解局部疼痛和炎症,常用穴位包括合谷穴、阳溪穴、列缺穴、曲池穴以及外关穴等。以下按摩技巧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,避免自行操作不当加重症状。

1、合谷穴

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、二掌骨之间,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。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此穴,力度以局部酸胀为宜,每次按压3-5分钟,可缓解拇指及腕部疼痛。注意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皮肤破损。

2、阳溪穴

阳溪穴在腕背横纹桡侧,拇指上翘时出现的凹陷处。以拇指指腹顺时针揉按此穴,每次持续2-3分钟,可改善手腕活动受限。按摩后可配合热敷以增强效果。

3、列缺穴

列缺穴位于前臂桡侧缘,桡骨茎突上方,腕横纹上1.5寸。用指尖点按并做环旋运动,每次按摩5分钟,有助于舒缓腱鞘周围肿胀。按摩时需避开表浅血管。

4、曲池穴

曲池穴在肘横纹外侧端,屈肘时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。拇指深压此穴并配合屈伸肘部动作,每次3分钟,可减轻前臂至手指的放射性疼痛。

5、外关穴

外关穴在前臂背侧,腕背横纹上2寸,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。用拇指与食指捏拿此穴,力度适中,每次2-3分钟,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缓解炎症反应。

按摩时建议使用凡士林或精油作为介质减少摩擦,每日早晚各进行一次。若出现红肿加重或活动障碍,应立即停止按摩并及时就医。日常需注意避免长时间重复性手部动作,佩戴护具保护患处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