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角膜移植手术的原理是什么

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

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

角膜移植手术的原理是通过替换病变或损伤的角膜组织,恢复眼部的透明性和正常屈光状态。该手术主要利用健康的供体角膜替代受损区域,帮助患者改善视力。

1、替换病变角膜

角膜移植通常针对角膜中央或全层病变区域进行部分或全层切除。例如,圆锥角膜患者因角膜变薄变形,需切除病变基质层,移植健康角膜组织以恢复结构稳定性和透光性。

2、供体材料选择

手术使用经严格筛选的人类捐献角膜,通过显微技术修整成与受体角膜缺损区域相匹配的形状和厚度。板层移植仅替换病变的前基质层,穿透性移植则需全层替换。

3、显微缝合技术

使用10-0尼龙线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间断缝合,平均每个角膜需缝合16-20针。这种精细缝合能确保移植片与受体角膜精准对合,减少术后散光。

4、免疫排斥管理

角膜因无血管而具有免疫赦免特性,但仍有约20%患者会发生排斥反应。术后需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(如氟米龙滴眼液)抑制免疫反应,维持移植片透明。

5、视力功能重建

术后3-6个月角膜屈光状态稳定后,通过激光屈光手术或角膜地形图引导的拆线调整,可使超过80%患者获得0.5以上的矫正视力。排斥反应控制良好者,移植片10年存活率可达90%。

术后需严格避免揉眼和剧烈运动,遵医嘱使用抗排斥药物,定期复查角膜内皮细胞密度。出现眼红、疼痛或视力下降时应立即就诊,早期发现排斥反应可显著提高干预成功率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