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脚底疼怎么回事,运动后疼痛加重?

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

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

脚底疼且在运动后加重,可能与足底筋膜炎、跟腱炎、脂肪垫萎缩、骨刺以及运动不当等因素有关。这种情况通常由足部结构异常或过度劳损引起,需结合具体症状进一步分析。

1、足底筋膜炎

足底筋膜是支撑足弓的重要结构,运动时反复牵拉可能导致其出现微小撕裂,引发无菌性炎症。患者常在晨起或久坐后迈出第一步时疼痛明显,运动后因炎症加重而疼痛加剧。一般可通过冰敷、拉伸训练缓解,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、氟比洛芬贴膏等药物。

2、跟腱炎

跟腱过度负荷会导致跟骨附着点出现炎症反应,表现为足跟后方及足底的牵拉痛。运动时跟腱承受的拉力可达体重的3-9倍,因此跑步、跳跃等运动会显著加重疼痛。建议使用跟腱保护支具,并配合塞来昔布胶囊、洛索洛芬钠片等抗炎药物。

3、脂肪垫萎缩

足跟脂肪垫具有缓冲震荡的作用,随着年龄增长或长期负重,脂肪垫可能变薄萎缩。患者在硬地面行走或运动时,足跟直接承受冲击力而产生刺痛感。可穿戴足跟缓冲垫,同时进行赤足抓毛巾训练增强足底肌肉力量。

4、骨刺

长期足底筋膜牵拉可能刺激跟骨形成骨赘,尖锐的骨刺可能刺激周围软组织。X线检查可见明显骨质增生,疼痛多呈针刺样,长时间行走或运动后症状加剧。急性期需减少负重,必要时进行冲击波治疗或局部封闭注射。

5、运动不当

突然增加运动强度、穿着缓冲不足的运动鞋,会导致足底压力分布异常。例如扁平足患者进行长跑时,足弓塌陷加重筋膜负担,容易诱发疼痛。建议选择具有足弓支撑功能的跑鞋,运动前后做好足底筋膜放松。

若调整运动方式并休息3-5天后疼痛无缓解,建议及时就诊骨科或运动医学科。医生可能通过超声检查评估筋膜厚度,或进行核磁共振排除应力性骨折。日常生活中注意控制体重,避免赤足行走,运动后可用网球滚压足底进行放松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