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介入手术的操作过程是怎样的

赵艳平 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

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

介入手术的操作过程一般包括术前准备、术中操作及术后处理三个阶段,需由专业医生在影像设备引导下完成。具体操作步骤如下:

1、术前准备

患者需进行血常规、凝血功能、心电图等检查,评估手术风险。医生会与患者沟通手术方案,签署知情同意书。术前需禁食4-6小时,穿刺部位进行备皮清洁,建立静脉通路。

2、麻醉与穿刺

多采用局部麻醉,在腹股沟、手腕或肘部等穿刺点注射利多卡因。使用套管针穿刺股动脉/桡动脉,置入导管鞘建立介入通道,过程中需实时监测生命体征。

3、导管引导与造影

将导管经血管鞘插入,在DSA(数字减影血管造影)或超声引导下,逐步推进至病变部位。注入造影剂显示血管或器官结构,明确病变范围及形态特征。

4、介入治疗实施

根据病变类型选择球囊扩张、支架置入、栓塞材料注入、射频消融或药物灌注等治疗手段。如冠状动脉介入需先进行球囊预扩,再精准释放支架;肿瘤介入常通过导管注入化疗药物或栓塞剂。

5、术后处理

拔出导管后压迫穿刺点15-20分钟止血,使用加压包扎装置。患者需卧床制动6-8小时,监测穿刺部位有无渗血、血肿,观察远端肢体血运情况。术后24小时内需补液促进造影剂排泄。

该手术具有创伤小、恢复快的特点,但术后需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(如阿司匹林、硫酸氢氯吡格雷)预防血栓,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疗效。出现穿刺部位剧烈疼痛、肢体发凉或发热等症状时,应及时联系主治医师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