筋膜炎不治疗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或引发其他并发症,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。该疾病无法自愈,及时就医干预才能有效控制症状并促进恢复。
筋膜炎若不积极治疗,炎症反应会持续刺激筋膜及周围组织,导致局部疼痛逐渐加重。患者可能从间歇性隐痛发展为持续性钝痛或刺痛,尤其在活动后症状会明显加剧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筋膜与周围组织粘连,导致关节活动受限,如足底筋膜炎可能影响正常行走,腰背筋膜炎可导致弯腰困难。长期炎症刺激还可能引发肌肉萎缩,降低肢体运动功能。
若炎症长期得不到控制,可能扩散至邻近的肌腱、滑囊或关节腔,诱发肌腱炎、滑囊炎等疾病。例如,足底筋膜炎可能继发跟腱炎,颈部筋膜炎可能引发颈椎小关节紊乱。反复发作的慢性筋膜炎还可能增加局部组织纤维化风险,形成硬结或条索状病变,进一步加重功能障碍。
出现筋膜炎症状后应及时到骨科或疼痛科就诊,通过超声、MRI等检查评估病情。早期治疗通常采用药物联合物理治疗,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局部封闭或微创松解手术。日常需避免过度劳累,注意防寒保暖,适度进行拉伸锻炼以维持筋膜弹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