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长期接触核辐射会引发哪些疾病?

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

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

长期接触核辐射可能引发多种疾病,常见的有肿瘤性疾病、血液系统疾病、生殖系统损伤、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免疫系统受损等。这些疾病与核辐射引起的细胞DNA损伤及组织器官功能异常有关。

1、肿瘤性疾病

核辐射可导致细胞DNA断裂或突变,引发恶性肿瘤。常见类型包括白血病、甲状腺癌、肺癌等。患者可能出现异常出血、肿块、体重下降等症状。治疗需根据肿瘤类型选择化疗药物(如甲氨蝶呤、环磷酰胺)、放疗或手术切除。

2、血液系统疾病

辐射会破坏骨髓造血干细胞,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血小板减少症。典型症状为乏力、感染易发、皮下瘀斑等。治疗可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、环孢素等药物,严重时需骨髓移植。

3、生殖系统损伤

性腺对辐射高度敏感,可能造成不孕不育或胎儿畸形。男性表现为少精症,女性可能出现卵巢早衰。辅助生殖技术如试管婴儿可作为解决方案,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
4、消化系统疾病

高剂量辐射会损伤胃肠道黏膜,引起恶心呕吐、腹泻、消化道溃疡等症状。治疗可使用奥美拉唑等抑酸剂,蒙脱石散保护黏膜,必要时静脉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。

5、免疫系统受损

辐射会破坏淋巴细胞,导致免疫功能下降。患者易反复感染,可能出现长期低热、淋巴结肿大。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、丙种球蛋白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。

若存在核辐射暴露史或出现相关症状,建议立即前往职业病防治院或医院核医学科就诊。日常生活中应做好防护措施,避免接触辐射源,定期进行血常规、染色体畸变率等医学监测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