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棘皮症好发人群主要包括肥胖者、糖尿病患者、有遗传因素者、内分泌疾病患者以及存在药物刺激或恶性肿瘤风险者。该病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、增厚,多与代谢异常或病理因素相关。
1、肥胖者
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易导致胰岛素抵抗,使胰岛素水平升高,刺激皮肤角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异常增生。临床表现为颈部、腋窝等褶皱部位出现天鹅绒样黑色斑块,常伴有皮肤瘙痒。此类患者需通过控制体重、改善饮食结构减轻症状。
2、糖尿病患者
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,高胰岛素血症会激活皮肤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,导致表皮过度增生。这类患者除典型皮肤改变外,多伴有血糖控制不佳、多饮多尿等症状。需在内分泌科指导下进行降糖治疗。
3、遗传因素
约30%-50%患者有家族聚集倾向,存在FGFR3、INSR等基因突变,导致皮肤对生长因子过度敏感。此类患者常在青春期前发病,皮损范围广泛且对常规治疗反应较差,需进行基因检测明确诊断。
4、内分泌疾病
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因雄激素过高、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因代谢率降低,均可继发黑棘皮症。此类患者多伴有月经紊乱、体毛增多或怕冷、浮肿等原发病症状,需针对内分泌疾病进行治疗,如使用二甲双胍、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。
5、药物或恶性肿瘤
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、烟酸等药物可能诱发药源性黑棘皮症。恶性肿瘤相关性黑棘皮症多突然发生,皮损进展迅速,常见于胃癌、淋巴瘤患者,需通过胃肠镜、CT等检查排查肿瘤。
若发现皮肤异常色素沉着,特别是短期内快速加重或伴有消瘦等症状,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。日常需注意保持合理体重,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,有肿瘤风险因素者建议每年进行防癌筛查。避免自行使用角质剥脱剂或美白产品,以免加重皮肤损伤。